本站QQ群:19036666
网上景区 手机 微信

 

内外兼修的大师朱熹:构建新儒学 “朋友圈”不容小觑

 

[ 编辑:tangtang | 时间:2016-08-25 15:54:10 | 推荐:曲阜优秀商家展示 | 来源: | 作者: ]

    朱熹(1130-1200)是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大人物”,其学术思想体现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特点。朱熹一方面为新儒学建立了一个完整、严密、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表现出“极高明”之处;另一方面,他的思想与生活均致力于回归孔孟所言的仁与礼,表现出礼理双彰的特点,这又是其“道中庸”之处。

 

一、礼仪化的人生

南宋建炎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朱熹出生在福建中部的尤溪县。大概四五岁时,其父朱松指天空,说“天也”。朱熹问:“天之上为何物?”老师授《孝经》时,八岁的朱熹便题字在上:“不若是,非人也。”他曾经和小朋友嬉戏于沙上,用手指画沙,据说画的均为八卦。这些事迹表明,朱熹年少颖悟异于常人,其思想旨趣已初见端倪。

朱熹的一生,亲自投身政治的时间较少,自二十二岁派为同安主簿算起,五十年间历事四朝,综计不足七年半。其余的日子,朱熹主要享受的是“静思的人生”,致力于教学、著述,过的是安贫乐道的学者生活。朱熹著述甚丰,《四书章句集注》最负盛名,五经类有《诗集传》《周易本义》《仪礼经传通解》等,其文集就有一百二十余卷。《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也充分反映了朱熹的学术思想。在长年的教学活动中,朱熹周围聚集了大量门徒,蔚为大观,有将近五百人之多,为汉代以来所未有。

朱熹一生以礼修身齐家,堪称儒家典范。朱熹少年时多艰辛坎坷。十四岁时,因父亲去世,跟着母亲和妹妹迁居福建北部的崇安县五夫里。朱熹非常注重日常生活的礼仪。十八岁时,考订家中的祭祀礼仪;任同安主簿时,曾整顿释奠礼,并申严婚娶礼仪。朱熹与朋友们常常讨论丧祭礼仪,淳熙四年(1177)陆九渊兄弟居丧,还以书问朱熹祔礼事宜,可见朱熹已是当时的礼学权威。

朱熹四十岁时,母亲去世,翌年葬母,筑精舍日居墓侧,朔望归奠几筵,参酌古今礼仪,撰成丧葬祭礼。在南康任内,朱熹申请礼部颁降礼书,并乞增修礼书。戊申年(1188)封事,力辩宦官主管丧事之非。漳州任内(1190),采古丧葬婚娶之仪,揭而示之。绍熙二年(1191),以淳熙六年己亥(1179)所颁礼书不备,申请补充施行。绍熙五年(1194)在朝,奏论孝宗山陵,申请讨论嫡孙承重之服,又争论庙祧。庆元二年(1196),汲汲于《仪礼经传通解》的编撰,逝世前一日,还在致书门人托修礼书。朱熹致力于整顿礼仪、修订礼书,一生都在“礼”中。所撰的《朱子家礼》最负盛名,对中国以及东亚社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门人黄榦这样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朱熹:“其闲居也,未明而起,深衣幅巾方履,拜于家庙以及先圣。退坐书室,几案必正。书籍器具必整。其饮食也,羹食行列有定位,匕箸举措有定所。……其祭祀也,事无纤巨,必诚必敬。小不如仪,则终日不乐。已祭无违礼,则油然而喜。死丧之戚,哀戚备至。饮食衰絰,各称其情。”朱熹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修身以礼,由此可见一斑。

朱熹主动追求礼仪化的人生,因其特重礼教,所以长久以来,就社会生活层面而言,人们认为朱子学就是礼学。朱熹最核心的思想“理”既根源于对礼的诠释,又超越以往儒家以仁释礼的框架,全面而系统地建构了理学思想。

二、以理为核心的思想

理为朱熹哲学的中心思想。朱熹沿用二程“自家体贴出来”的天理,认为理就是存在于宇宙万物与日常生活中的“所以然之极”和“所当然之则”。朱熹所言的理,既是万事万物成为其自己的本质和规律,也是人伦日用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朱熹常常强调自己所言的理并非空虚之物,而是“实理”“常理”。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其理学体系集中深入拓展了以下三个命题。

一是“天即理”。以理训天,虽源自二程,但朱熹的剖析更为精密。在朱熹看来,天之所以神圣不可轻违,就在于其承载着义理。朱熹不再认同《诗》《书》中的帝为人格神,而是认为“帝是以理为主”。在朱熹这儿,理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二是“性即理也”。朱熹在综合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等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性”即天所赋、人所受之理,至善至纯,进一步将“天地之性”视为“本然之性”,并强调人只有不断地矫正偏处,才能臻于至善之境。

三是“礼即理也”。朱熹晚年提出“礼,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这一定义,一方面仍将人间的社会秩序都统摄在天理之下,均是天理的显现;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中本有的礼和礼制秩序,就是天理的反映,是人事、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朱熹的这一诠释,纠正了二程后学一味重理轻礼的思想倾向,对礼理关系的发展进行了调整。

朱熹对以上三个命题的补充、完善,基本上能够概括其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朱熹认为理必须要与气相辅而行,理在气中,气亦在理中。理气本身,二者不离,并无先后之分,理为万物之本,气为万物之具。而从本原上讨论,则理在先,即天地未判之前,已先有理;从时间上而言,则无先后。

理气之同异又是如何反映在人身上的呢?朱熹认为,之所以有智愚清浊精粗纯驳昏明厚薄之异,原因就在于气之殊异。因此就修养论而言,朱熹主张涵养用敬、变化气质。朱熹强调彰明天理,克制人欲,他认为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人欲就是不正当之欲,非自然之欲,乃自私之欲,朱熹并不主张绝欲或无欲,因此他以天理为核心的思想,最终落实为居敬穷理、变化气质,复天理灭人欲的修养工夫。

总之,朱子所言的理,既是天地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又是人间社会秩序、制度的准则,还是人至善的根源。朱子为天理建构了精致细密的理论体系和修养工夫,是其思想能够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根本原因。

三、建构新儒学体系

朱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后王安石时代。朱熹不满王安石颁行的《诗经》《尚书》《周礼》新经义的体系,曾说须将经典一一拆洗,重新拾掇才行。朱熹将其理学思想渗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形成了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新儒学体系建构。

朱熹终生保持着对《四书》的热情,将其一生的心血凝聚于《四书》。《四书》为青少年时期的朱熹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资源。四十三岁时,朱熹编了《论孟精义》,后采撷精华、发明己意、玩味经文,将理学思想渗入四书的诠释中,并于漳州任上首次刊刻《四书章句集注》,并另辑有《四书或问》说明去取诸家解说的缘由。朱熹四十余年理会《四书》,自认为“《语》《孟》集注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朱熹临终前三日还在修改《大学》的诚意章注释。

《四书章句集注》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并各有侧重。在《大学章句》中,朱熹将“往来于心三十余年”的格物之义植入,自分经传,并补了134个字的格物传。此格物补传在中国思想史上引来了轩然大波,自面世以来毁誉参半、聚讼纷纭。值得一提的是,朱子所言的格物穷理,主要讨论的是道德修养的问题,在《大学章句序》中,朱熹认为“小学”学的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格的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说应从礼之“节文”中格出“天理”来。

在《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朱熹主要关注的是“圣贤气象”。朱熹认为,读《论语》《孟子》,最重要的是要体味圣贤的精神和人格。

在《中庸章句序》中,朱熹重新确立了“道统”,并以道统继承者自任。朱熹自创自设的道统之传,后经门人弟子发扬,影响深远。

《四书》新经典体系的组合与诠释,标志着宋代新儒学体系建构的完成。在《四书》的传播上,朱熹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朱熹认为:“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去世后,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就被列入官学。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官学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四、不可小觑的“朋友圈”

朱熹生活的南宋,虽偏安一隅,但却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仅就朱熹有深入交流的“朋友圈”而言,名儒硕学,比比皆是。朱熹之所以能集新儒学之大成,除了坚韧的性格和强大的学术自信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朋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质疑、问难和挑战。正是因为有朋友的砥砺,朱熹的思想才不断进步,日益完善。朱熹在与朋友交往时,既是礼尚往来的彬彬儒者,又是锱铢必较的思想斗士。

张栻(1133-1180)是朱熹最敬重的朋友,为当时湖湘学派的领袖人物。1167年朱熹不远千里到长沙拜访张栻,向其请教中和问题,这就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朱熹回福建后曾与张栻有多封书信往来,继续讨论中和问题,即所谓中和旧说。这时的朱熹略受湖湘学的影响,渐离李侗之默坐求中而趋于湖湘学派的因事省察。过了几年,朱熹将中和旧说改造成中和新说,形成了系统的中和论,即继承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思想,将敬贯穿于未发存养与已发省察之中。

吕祖谦(1137-1181)特别留心礼乐农兵、经世致用,为浙江史学开山之祖。朱熹奉吕为道学硕儒,对吕尊敬有加,曾遣儿子至金华受学于吕祖谦。朱熹在礼学、教学等方面受吕祖谦启发尤多。两人的合作也很多,朱吕合辑的《近思录》为我国第一本哲学选集,成为以后的理学经典。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后,特请吕祖谦为记,详细讨论凸显了白鹿洞书院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陆九渊(1139-1193)主张心与理一,宇宙之心即一己之心,宇宙内事即己分内事。1175年,在吕祖谦的安排下,朱熹与陆氏兄弟会于江西信州鹅湖寺。此次会见主要的分歧在为学方法,朱熹教人,“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会后朱熹反省“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几不堕一边耳”。陆九渊听说后,反诘:“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朱子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有如两轮两翼,相辅而行,而陆九渊则决不妥协,不肯去短集长。此朱陆之争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事件,历数百年之久,仍有回响。永康人陈亮(1143-1194)一生尊服朱子,称赞朱熹为“人中之龙”,认为朱熹“论古今圣贤之用心,平易简直”。但陈亮质疑朱熹所论的道、道统、王霸义利、成人之道等问题,两人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论辩。

以上四人都蔚为大家,其与朱熹的思想交流、融合、交锋都不同程度地对朱熹新儒学思想的形成和完善产生了积极而有力的影响。只不过此四人都先于朱熹去世,这使得朱熹的思想日渐突出,加之门徒众多,学派的壮大也加快了朱熹思想传播的力度。

朱熹自觉站在孔孟等巨人的肩膀上,将中国儒学思想创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今还难有思想家堪与比肩,其对整个东亚社会政治、思想的全面影响,也无人能及。对于如今仍执著于中国传统学问的读书人来说,读到朱熹,就如同身边多了一位严厉的执鞭之师,不时以其“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的读书法教训、鞭策着你,使你不敢有丝毫懈怠。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身不自身”: 罗近溪身体论发微..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权利声明 |  招聘信息 |  企业资质 |  友情单位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C) 1999-2023 www.qufu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实名:曲阜信息港
欢迎广大用户投诉举报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信箱:qufuceo@163.com QQ:858889866 鲁ICP备07022795号-5